1932 年,美国民主党人富兰克林·罗斯福当选为总统,1933 年初开始执政。罗斯
福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,勇敢而坚定地提出了一整套“新政”措 施。罗斯福采用的是国家

添加老师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D13340202030
干预经济生活的办法,其特点是政府出面对各种矛盾进行调节,尽量避免国有化的形式而保
持资本主义的“自由企业制度”,并对工人和小 生产者做出一些让步,以缓和阶级矛盾。
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:
A.首先是整顿财政金融,恢复信用;
B.通过“国家工业复兴法”,对工业企业进行调整,制定各行业的公平竞争规章,
允许工人自选代表与雇主谈判,签订集体合同,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水平;
C.扩大社会福利,举办公共工程,以促进就业;
D.调整农业,鼓励农民缩减耕作面积、屠宰牲畜,由政府补偿损失。
罗斯福新政的实施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,美国经济开始复苏,人民生活有所改善,
社会趋向安定。虽然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,但它给美国找到了一条维
护民主政治制度、缓和危机的道路。
意大利、德国、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崛起
意大利法西斯上台
20 世纪 20 年代在意大利出现了法西斯政权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,意大利出现了经
济衰退、政治混乱的局面。工农运动高涨,中央政府几乎瘫痪。墨索 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
党。1922 年,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,准备用武力夺取政权。在垄断资本家的支持下,意
大利国王授权墨索里尼组织政府。此后,墨索里尼 在意大利逐步建立起法西斯统治。
1929-1933 年的经济危机,严重打击了意大利。墨索里尼企图以对外侵略,转移人
们对国内危机的注意力。因此,意大利加紧了武力扩张,妄图重新瓜分世界。
希特勒上台执政
希特勒得以上台、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历史背景是:
A.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,使其工业生产下降了 40.2%,失业人数达六百多
万,农民纷纷破产;
B.阶级矛盾空前尖锐。工人罢工在 3 年中达一千多次,德国共产党的影响大大增长,
在国会选举中,共产党已成为第二大党;
C.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党(全称为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,“纳粹”为民族
社会主义缩写词的音译)进行了煽动宣传,打着民族主义、社会主义的招牌,宣扬日耳曼种
族优越、反对《凡尔赛和约》的压迫等,迷惑了群众;同时,法西斯冲锋队的活动也帮
助他们壮大了声势;
D.德国垄断资产阶级震慑于革命运动的高涨,选择并扶植了希特勒作为代理人,进
行了建立公开专政的策划和准备。
1933 年 1 月 30 日,希特勒终于登上总理宝座,取得了德国政权,建立了法西斯恐
怖专政。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。1934 年,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,集总统、总理和军
队最高统帅于一身。